
文/2018级 朱灵
说/说/调/研/技/巧/这/门/课

到了大三,我们的课程也越来越多,新增了演讲、调研等要求主观能动性较强的课程。大家可能会说,调研这门课,也是需要老师来限定主导内容啊,没错,但这门课,需要你来设计调研问题,采访各种不同类型或者性质的人群,根据不同的问题、采访内容来完成调研报告,整个过程老师只会给你问题设计等技巧方面一定的提示或者调整。鉴于学习的忙碌,甚至需要你对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调查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之中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问卷调查作为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研究领域中——不仅涉及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学、市场营销等社会学科……
下面,我就给学弟学妹们们分享下我自己学习调研技巧这门课程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面对选题,尽量不要选择一些让人“摸不清头脑”的选题,大家在选题时尽量选择一些当下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样找资料以及采访都会相对容易一些.……
选题确定后,我们就会做一个计划表,一般来讲,这个计划表就是做什么内容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所有内容都要在规定时间完成,这样计划才不会被打乱,才能保证课程学习和论文完成两不误。
设计问卷和采访内容是很关键的一步,所有的问题,都要与选择的主题有关。
PS:在做调查时,尽量要将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参与进来,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一件事的见解是不一样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多发放一些(我根据实际情况,大概发放50多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对大数据的调查,会比较有分析价值!
只有调查问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街边采访的材料支撑。

我在采访期间,有通过录音记录、视频记录等方式,来记录采访过程,不愿意录音、视频的,就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当然,上述过程都是在经过被采访者们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今天发的视频,照片也都是经过被采访者同意的!
街边采访,我认为会比调查问卷更详细,更清楚,毕竟问卷篇幅有限,很多人可能只能精简描述,无法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全盘托出。
问卷调查、街边采访,可以让我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加强自己对问题的多方面见解。
紧接着是二手调研,一般来讲,我会先在网上查找资料,例如别人发表的论文等,资料的多样性,可以丰富我对选题的知识储备。需要注意的是,网上的资料,需要经过反复筛选、斟酌,确保资料的真实性,需要客观的看待资料。
期间,我也可能会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通过书本知识,来补足网络资料的不足之处。当然,还可以通过报刊、向老师咨询等方式,这些都可以给你带来帮助。而且,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年代,会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去思索,问题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进而可以巩固,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由于自身知识点的局限性,论文完成后,需要进行查重,毕竟论文也是一种版权知识,需要保证在规定范围内。相信大家对调研技巧有了一定了解,望大家能更好学习相关技巧知识!